云南农业大学国家杜鹃花种质资源库于2020年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立项建设,是云南省首个获批的国家级木本花卉种质资源库,由云南农业大学与大理苍山植物园联合共建。资源库依托云南独特的地理与气候优势,围绕云南省杜鹃花资源进行种质收集、资源保护、科研创新和科普展示,致力于打造杜鹃花研究与保护的重要平台,为杜鹃花种质资源的持续利用与优良品种选育提供有力支撑。杜鹃花属植物是我国重要的观赏类木本花卉之一,种类丰富,适应性强,在园林绿化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。云南是全球杜鹃花分布的核心区域之一,资源丰富、类型多样,具有建立国家级种质资源库的独特优势。资源库设有两个基地:一是位于云南农业大学校内,占地面积9800平方米,建设有高山杜鹃景观展示区、种质资源保存区、杜鹃花文化展示区,已收集保存杜鹃花属植物200余种(含品种),共3万余株,涵盖了滇中滇西典型高山杜鹃资源。二是依托大理苍山植物园建设的野外保存基地,拥有苗圃及景观展示区共计400余亩,形成了规模化的种质资源收集、保育、繁育和展示体系。
资源库聚焦以下研究方向:
1. 杜鹃花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利用
· 高山杜鹃及其特有种资源系统收集与分类
· 杜鹃花种质资源活体保存与繁育体系建设
· 种质资源数据库与信息共享平台建设
为杜鹃花品种创新与遗传改良提供基础资源保障
2. 杜鹃花种质性状评价与分子育种
· 杜鹃花抗逆性状、花色花期等重要性状精准鉴定
· 功能基因发掘与分子标记开发
· 杜鹃花新品种创制与种质创新
推动杜鹃花由观赏性向生态应用性拓展
3. 杜鹃花生态适应性与引种栽培技术研究
· 基于高原生态梯度的适应性评价与区划
· 野生杜鹃引种栽培与种植模式研究
· 与气候变化响应机制和保护策略研究
为杜鹃花产业化发展和生态修复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
